產品管理體系建設
【課程編號】:NX42759
產品管理體系建設
【課件下載】:點擊下載課程綱要Word版
【所屬類別】:研發管理培訓
【培訓課時】:2天
【課程關鍵字】:產品管理培訓
我要預訂
咨詢電話:027-5111 9925 , 027-5111 9926手機:18971071887郵箱:Service@mingketang.com
【課程背景】
產品團隊作為公司業務創新的“交通樞紐”,必須具備優秀的溝通協作能力,對外可以與市場銷售團隊無縫對接,充分挖掘市場潛在需求,找到細分領域的突破口、對內需要與研發團隊密切配合,敏捷迭代,最大限度避免研發浪費,控制住成本,實現公司利潤和現金流雙豐收,但是,在現實的商業世界中,產品團隊的管理體系建設往面臨著巨大挑戰,存在諸多問題,包括但不限于:
1、信息不對稱:由于組織架構、團隊分工、與市場和客戶距離等各種原因、缺乏體系化的運作方式,既沒有精心設計的“業務詞典”降低溝通成本,也沒有大家共創共維的“動作集合”確保步調協同,對各種管家規則缺乏必要的、清晰的界定,導致的前后方信息不對稱、內部信息不對稱,形成溝通障礙;
2、目標沖撞:客戶需要性價比優異的產品,市場和銷售團隊需要完成業績實現落單回款、產品團隊要為質量負責兜底、研發團隊要確保技術可實現性和經濟成本,在各方訴求多元化已成為市場普遍現象的情況下,似乎很難在內外部之間找到“最小公倍數“與“最大公約數”來達成共識,目標沖撞導致的內外部沖突高頻、高發、高代價;
3、協作低效:每個部門和模塊都單獨尋找各自的“局部最優解”,比如頻繁的需求變更,又比如即便落到了紙面上,實現了“立此存照”,但各方依然對同一個描述存在不同立場的理解與認識,導致內外部協作成本高昂,“甩鍋”“挖坑”似乎已經成為日常現象,令大家頭疼但又防不勝防;
4、溝通障礙:企業內科層制的管理架構和日益臃腫的組織結構導致部門墻又高又厚,形成現實的溝通障礙,內部成本高昂,消耗了企業原本有限的資源,但客戶無法得到任何實惠,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5、信任缺失:將之前各種問題加總,當信息不對稱、彼此之間目標又沖撞、溝通很低效、而且協作層面又被部門墻不斷增加障礙、必然導致內外部的信任缺失,做事的成本進一步被拉高;
6、決策失誤:缺乏數據支撐導致、缺乏具有全局性的、前瞻性的決策,決策者無法實現各部門聯動協調,既然沒有“群策群力”就無法“力出一孔”、更不可能做到“利出一孔”,決策者只能盲目根據經驗和慣性進行決策,導致決策失誤,形成最危險的局面——“方向性錯誤”。
7、質量缺失:以上1-6環節問題累計在一起,必然導致產品質量缺失,不被市場與客戶認同,無法實現商業化,最終導致產品失敗。
以上是一些現象,現象之下的本質在于產品團隊缺乏體系化開展日常業務的整體框架與實踐能力、只能憑借優秀個體的零散單兵動作,以“撞運氣”的方式推動工作,成功概率被大幅降低,本質上與賭博無異,而做業務應嚴打這種“撞運氣”式的盲目。“單打獨斗”式的撞運氣、內外部刷臉、攢人品抱大腿的溝通與協作導致的商業化結果必然是:
對內:團隊很難形成有效的合力來深入客戶的業務、準確捕捉客戶需求、為客戶創造價值、導致從市場開始一直到產品、研發、服務,各環節普遍性掄空,產品很難有生命力、產品和研發以及市場投入無法積累成資產,只能成為費用,這些費用還會引發連帶的負面效應(產品口碑、團隊自信、團隊內部的信任機制等)
對外:無法勾勒出客戶的利益矩陣,無法為客戶創造增量價值,更無法舉一反三融入行業、成就行業客戶、成為行業的一部分,只能游離于行業之外,從而陷入怪圈——越投入越得不到有效需求,產品功能越離題萬里、問題越積累越多,越來越多的解法停留于表面,無法解決真正的問題,反而會導致新問題層出不窮,最終只能淡出細分市場;
本課程即針對上述癥狀、痛點與問題,專注聚焦于TO G和TO B市場,以產品團隊為抓手和責任主體,嘗試為解決上述問題找到破題的方法。
【課程收益】
1、通過真實案例,刷新學員對“產品管理體系”概念的理解;
2、理解與掌握、運用“客戶與市場分級方法”,從全局、整體的角度細分市場和客戶、競品;
3、理解與掌握、運用“利益矩陣與貨架”,對客戶場景進行梳理,得到客戶主線與整體框架;
4、理解與掌握、運用“產品結構與交易結構分析框架”,構建我方與市場、客戶和競品博弈的骨干動作、實現從市場到產品到研發的端到端共識流程與協作機制;
5、理解與掌握、運用“路標”法,快速建立產品團隊與研發團隊之間的協作機制,達成共識;
6、理解與掌握、運用“8環節需求評審會”開好需求評審會,殺死研發浪費;
7、理解與掌握“產品發布后的客戶運營”法,建立從市場到產品到研發的優質動作集;
8、將1-7形成組合拳,形成以產品團隊為責任主體、驅動內部團隊協作持續升級的業務流程;;
【課程特色】
1、經典正反案例:課程將圍繞多個真實案例展開線索,其中有經典的失敗案例、有典型的成功案例,亦有行業內很少見的先輸后贏、通過對問題的有效挖掘從而逆風翻盤的逆轉案例,所有的案例均為真實案例,盡管基于商業保密的原則對案例中的敏感信息進行了脫敏處理,但仍以最大努力保留了原始案例中各方的情緒、立場、動作和結果,確保最大限度還原當時的現場并帶入學員進行思考和實踐。
2、高頻互動練習:將采用較密集的課堂互動與練習,幾乎在每個知識點后都有對應的練習,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提問、小組討論、小組作業、案例分析、課堂展示、現場作業與講評,練習的重頭是“現場作業與講評”。
【課程對象】
1、正在進行智慧化、信息化建設的傳統企業、互聯網企業的初級、中級產品經理、產品管理團隊成員;
2、傳統軟件企業的產品經理與產品管理團隊成員;
【課程大綱】
第一個模塊:市場分級與客戶分級
1-1、實戰場景模擬:以一次甲方高層拜訪為例,分析如何快速捕捉客戶利益點;(學員-講師共創)
1-2、從實踐到理論:快速學習甲方業務、挖掘甲方續期的“四清法”;(講師宣講)
1-3、策略升級討論:四清法不僅可以用于客戶,還可以用于競品,怎么做? (學員-講師共創)
1-4、動作工具提煉:從四清法升級到客戶的利益矩陣與貨架;
1-5、動作工具實操:運用四清法等相關方法拆解甲方一個產品/客戶中蘊含的利益版圖; (學員演練)
1-6、策略升級討論:日常工作中面對甲方,經常出現的“內部不暢”包括哪些環節?
1-7、策略升級討論:為什么說最大的協作成本是“客戶需求錯層”,即將B類客戶的需求降低到C類或者升級到A類?這種方式帶來的成本是什么?
1-8、模塊總結與強固;
第二個模塊:客戶核心場景、痛點捕捉——運用分級客戶場景字典達成內外部共識
2-1、案例:甲方產品既往交付案例 ;
2-2、方法討論:甲方究竟為客戶提供了什么價值?如何解決客戶痛點;學員-講師共創)
2-3、動作工具提煉:甲方的產品結構;(學員-講師共創)
2-4、動作工具實操:從甲方的產品結構升級到甲方產品與客戶需求之間的交易結構
2-5、動作工具實操:交易結構之間的三種狀態;皆大歡喜、略有錯位、艱難防守)
2-6、對甲方產品三性的挖掘:優勢在何處、如何實現對劣勢的轉化;
2-7、方法討論:我方內部的溝通,對與“客戶核心場景、通點”是如何達成共識的?
2-8、案例拆解:對“客戶核心場景、痛點”溝通場景下,最常見的3類錯誤;
2-9、案例拆解:我們究竟是在捍衛客戶的利益,還是在捍衛自己的觀點和立場?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局面?
2-10、框架升級:分級客戶場景字典對于降低內、外部工作成本的重要作用;
2-11、模塊總結與強固
第三個模塊:產品預研PMF:需求設計、辯真
3-1、討論:需求是寫給誰看的?需求除了研發還有什么用?(學員-講師共創)
3-2、案例討論:研發人員愛看的需求/研發人員痛恨的需求;(學員-講師共創)
3-3、案例討論:當出現需求變更、前后方意見不一致時怎么辦?(學員-講師共創)
3-4、案例討論:如何快速達成共識、甄別出危害巨大的"偽需求"?(學員-講師共創)
3-5、案例討論:如何將客戶的個性化高定需求轉化為叫好叫座的通用爆款需求?(學員-講師共創)
3-6、重要概念:產品路標——降低內部協作成本、提前攔截各類風險的重要工具!;
3-7、案例討論:路標不暢通/路標暢通案例;
3-8、動作與工具提煉:設置產品路標的一組動作工具;(學員演練)
3-9、動作工具實操:拆解甲方的一個需求并設計路標,判斷需求質量和對后續研發迭代的影響;
第四個模塊:需求評審與生產過程管理:8環節需求評審會的重要作用
4-1、案例拆解:一次失敗的需求評審會——1小時的會為何開10分鐘就結束?;(學員-講師共創)
4-2、案例拆解:又一次失敗的需求評審會——1小時的會為何開3個小時還沒結束?;(學員-講師共創)
4-3、案例拆解:一次成功的需求評審會——1小時的會為何開10分鐘就結束,大家還皆大歡喜;(學員-講師共創)
4-4、案例討論:需求評審快速達成共識必做的6大動作;
4-5、案例討論:需求評審導致意見分歧常見的5大負面行為;
4-6、實戰討論:需求評審會的8大環節;(學員-講師共創)
4-7、實現討論:為甲方的一個需求做變更;
4-8、模塊總結與強固
5、第五個模塊:需求測試
5-1、實戰討論:最重要的產品測試是什么;(學員-講師共創)
5-2、實戰討論:產品原型的意義;(學員-講師共創)
5-3、實戰討論:3類用戶,哪一類對測試幫助最大? (學員-講師共創)
5-4、動作與工具提煉:如何實現測試前置?從而避免將所有風險放在測試環節攔截? (學員-講師共創)
5-5、動作工具實操:評審甲方一個產品需求;(學員演練)
5-6、動作與工具提煉:測試效果不理想怎么辦?(學員-講師共創)
5-7、模塊總結與強固
6、第六個模塊:產品發布后的客戶運營
6-1、案例討論:得到羅振宇與華為云銷售案例; (學員-講師共創)
6-2、案例討論:香精廠商與牙膏品牌案例 ;(學員-講師共創)
6-3、案例討論:阿里巴巴B2B銷售案例; (學員-講師共創)
6-4、動作與工具提煉:客戶運營大方略與7個落地環節; (學員-講師共創)
6-5、動作與工具提煉:TREECARS方法實現產品商業化運營、實現從市場銷售到產品到研發到售后的端到端全流程貫通與全流程共識; (學員-講師共創)
6-6、動作工具實操:使用TREECARS方法為甲方一款產品做商業化設計; (學員演練)
6-7、模塊總結與強固;
7、全場總結:產品經理個體與產品團隊、溝通協作、互相成就的"三性四面八方"模型
盧老師
盧海波老師
——產品策劃與產品創新實戰專家
曾任:騰訊地圖高級產品經理/騰訊位置服務創始產品經理/
曾任:華特迪士尼中國區 互聯網業務總監
曾任:阿里巴巴 ITBU 市場部總監
曾任:阿里巴巴 中國雅虎 網站運營部總監、副總編
曾任:搜狐網 娛樂頻道主編、軍事頻道主編
騰訊學院滿分講師/騰訊行家高分咨詢顧問
北京大學國際MBA
累積培訓場次400場+、總人數50000人次
【個人簡介】
盧海波老師基于產品創新的企業戰略升級轉型以及核心組織能力發展領域積累了20年+豐富的經驗和實戰案例,盧老師具有在門戶網站、制造型企業、電商企業、超大互聯網集團公司中的綜合工作經驗,在TOB和TO G產品策劃領域深耕多件,擁有原創的方法論,擅長從0到1策劃、孵化商業化產品。
盧海波老師 2005年即開始在內外部兼任講師、具有近 20年培訓經驗,服務過500+客戶,在課程的設計專業度以及交付互動技巧上均獲得高度的評價。自2016年起,老師累計交付了近100個大數據+智慧化建設項目,項目總金額超過3個億,累計培訓場次超過400場,培訓總人數近50000人次。(內訓占比30%左右、外訓占比70%左右)
【實戰經驗】
1、產品創新:騰訊位置大數據-交通大數據,為公司創造1000萬+收入
2021年1月,盧老師負責騰訊位置大數據-智慧交通業務產品策劃工作,利用廣東省惠州市公安局暢通工程項目,成功從甲方高度定制化需求中抽離出共性需求,孵化出“人路通”產品,產品成為騰訊位置大數據在交通領域的全新差異化產品能力,為公司創造千萬級收入。
2、產品創新:騰訊位置大數據商業地產業務,實現年收入800萬+的商業化收入
2018年起,盧老師作為產品主策劃,主導新產品——騰訊位置大數據客留通平臺的產品工作、為全國商業地產購物中心、商業街、景區等提供客流分析功能,客留通平臺的主線為面向商業地產客戶提供“Mall內客流的來源地分布、畫像、消費偏好”等能力。為甲方業主提供一體化綜合解決方案、順利實現年收入800萬+(平均客單價16.8萬)的商業化收入目標。
3、產品創新:騰訊位置大數據政務業務–產品連續9年市場占有率第1,年收入億元+
2015年11月盧老師在外部市場跑動中發現通過LBS大數據預防擁擠踩踏的細分場景,組織團隊迅速撕開口子,將產品saas化封裝出騰訊大客流平臺,2016年2月即服務于南京市公安局秦淮燈會,迅速成為全國預防擁擠踩踏產品的領頭羊,截止到2024年,產品連續9年市場占有率第1,常年保持年均saas與paas收入過1億元。
4、產品創新:阿里巴巴雅虎中國網站:”站長天下”上線1個月后引入全國5000名站長
2007-2008年在阿里巴巴-中國雅虎工作期間,盧老師推動站長天下平臺產品研發迭代,為中小企業主提供一站式電子商務售賣服務工具包,包括快速建站、流量導入、支付接入、品牌設計、渠道分銷等能力。站長天下上線1個月后即引入全國5000名站長。
5、模具創新:騰訊時期作為團隊開模具,實現1年內增長100%、渠道拓展率提升300%
盧老師在騰訊位置服務時期為全組開全套模具,重點為售前工具包,包括:市場分析(MM)工具包、需求管理工具包(RM),商機變現工具包(LTC)和售中攻防工具包、售后服務工具包,所使用方法論為盧老師原創的“價值鏈-成本-資產累積”方法論。
2015年11月起迭代售前工具包模具,截止2017年11月,大客流平臺2017年長約率、客戶轉介紹均較2016年實現100%增長。
2018年8月“價值鏈-成本-資產累積”模具應用于客留通平臺渠道通路開發,4個月內從0開始完成全年銷售KPI,渠道拓展率提升300%。
【培訓經驗】
1、為騰訊《新晉產品經理培訓》授課300+小時,累計800人
盧老師自2017年起擔任騰訊學院講師,為騰訊新晉產品經理講授《互聯網世界里的騰訊》《騰訊工作法》等課程,是騰訊學院首位獲得滿分(5分)評價的講師,2017-2018年累計為校招、社招授課20次+,總授課時長達300小時+,面對面服務學員800人,網絡課程長期在騰訊學院播放量位居前茅。盧老師2018年榮獲騰訊學院年度新銳講師榮譽稱號。
2、《一對一產品策劃、運營咨詢服務》3年內近30場,好評率100%
盧老師自2018年起擔任騰訊學院行家,為騰訊內部員工提供1V1咨詢服務,所提供服務包括產品策劃、產品運營、產品功能設計與需求撰寫、產品需求辯真、TO B類與TO G類。盧老師2020年-2023年平均每年提供8場左右行家咨詢服務,學員評分常態化保持在98分以上(滿分100分),好評率100%。
3、《產品設計》培訓每年近50場+,服務人數2500+
2016年1月起,盧老師為騰訊位置服務多家生態合作伙伴提供產品設計培訓,伙伴涵蓋大粵網、大燕網、大楚網、大浙網等騰訊系地方站、深圳創互科技、東莞云數軟件、高德唯斯等第三方ISV和東華、北明、道一、群立等騰訊云核心生態合作伙伴,作為主講人,盧老師每年面對面培訓50場+,服務學員2500人+。
4、為公安、政府培訓《大數據與產品設計》,政府學員10000人+,交警20000名+
2016年1月起,盧老師為騰訊位置服務TOG類商機甲方與付費客戶和生態合作伙伴進行專項培訓,對象覆蓋公安、應急系統的政府學員10000人+,直接轉化出南京市公安局、武漢市公安局、蘇州市公安局、蘭州市公安局等一大批行業標桿客戶。其中2017年7月6日在甘肅省公安廳,為甘肅全省20000名+民警、輔警直播授課。
【授課風格】
1、始終以客戶利益與為心:圍繞甲方利益展開,直面甲方行業的棘手問題、難點問題,這種獨有的方式帶給客戶很強的代入感,能直接回應客戶最關注的現實需求、解答重大現實關切。
2、知行合一的互動教學方式:為學員設計了大量工具與模型活學活用+現場實操,通過密集的課堂互動完成知識點的覆蓋,并引出學員對關鍵動作的思考與實踐,令學員深刻體會“分工+協作”的特點、規律與收益。
3、為客戶量身定做解決方案:堅持通過有針對性的原創為學員過濾垃圾信息,屏蔽無效信息、萃取優質信息并通過挖掘信息之間關聯性,為學員提供量身定做的原創式解決方案。
4、經典案例+緊扣熱點+風趣幽默:風趣幽默,內容中貫穿大量經典案例與熱點事件,深入淺出、成體系交付知識與方法,讓學員在輕松、強代入感的氛圍中獲得收獲。
【主講課程】
《產品經理提升需求挖掘能力:通過場景速寫有效挖掘客戶需求》
《TOG產品經理洞察能力進階:用七大方法挖掘客戶真實需求》
《產品經理快速上手客戶業務必聽課:用“人事錢”方法掌握甲方業務主線》
《產品研發管理能力提效:從好場景到好需求好功能的方法》
《產品經理策劃能力升級:用預研需求殺死產品研發過程中的浪費》
《產品創新思維能力提升:全新時間管理方法》
【盧老師的差異化特點】
1、原創獨家的產品設計體系:盧老師原創了獨有的TO B與TO G產品設計體系,涵蓋了底層價值規律挖掘、價值鏈拆解、細分市場縫隙發現、需求辯真到研發過程管理、售前與銷售支持、售后服務與運管全流程,多次在不同領域市場的產品策劃中被反復驗證有效。 盧老師擅長在信息過載的復雜局面下快速抓住要害、打開局面。
2、豐富的行業經驗與閱歷:盧老師遍歷過互聯網行業除技術崗之外的所有前臺崗位,包括產品策劃、產品運營、中小企業服務、中小企業銷售,大客戶銷售、市場、新聞內容、基層管理、中級管理等,經歷過大量失敗與成功案例。下表為盧海波老師24年互聯網從業經歷的分布:
編號模塊占比
1產品策劃與產品運營63%
2綜合管理21%
3市場(售前)與銷售16%
這種豐富的行業經驗使得盧老師擅長站在不同角度設計產品、驗證產品:比如甲方角度、站在己方市場、銷售角度設計產品;站在甲方角度反推己方產品功能、售前和市場銷售動作的合理性等;
3、強咨詢式的培訓授課方式:盧海波老師具有比較強的咨詢服務能力,總是能帶給甲方強烈的代入感,盧老師尤其擅長還原甲方業務痛點場景,圍繞甲方痛點和行業發展趨勢展開培訓,并通過邏輯縝密的推導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挖掘可能的線索,帶給甲方強烈的沖擊感從而幫助甲方形成肌肉記憶,這是在既往培訓和咨詢活動中各路甲方對盧老師高度一致的感受。
【服務客戶】
政務客戶:公安部、應急管理部、北京市公安局、南京市公安局、武漢市公安局、廣州市公安局、成都市公安局、蘇州市公安局、揚州市公安局、南寧市公安局、甘肅省公安廳、蘭州市公安局、青海省公安廳、天津市公安局、惠州市公安局等
企業客戶:英格卡集團(宜家薈聚)、華潤集團、中化集團、太古地產、佳寧娜集團、深圳卓越集團、崇邦集團、桃源居集團、佛山瑞和物業集團、宏立城花果園集團、北京坊、北京某拳擊俱樂部、偉光匯通、北京國貿中心、北京電競之光組委會、深圳創互科技有限公司等
文旅客戶:龍門石窟、連云港花果山景區等
【學員評價】
盧老師的培訓非常系統化,把電子商務B2B2C的商業變現邏輯、產品功能邏輯、用戶價值邏輯講得很清楚,第一次遇到盧老師這種“拒絕就事論事”的授課方式,對我們產品研發的傳統觀念形成了強烈的沖擊,讓我們獲益良多。
-----東方雨虹公司副總裁、董事、工程建材集團北方區董事長 張洪濤
盧總的售前課程所有的產品經理和銷售人員都應該好好聽好好記筆記,盧總完全顛覆了傳統售前“收集情報、匹配需求”的模式,的確是在把售前當成投資做,對于我們這樣的中小企業來說,是降低成本的好方法、好模式。
-----深圳創互科技有限公司 首席執行官 吳偉龍
盧老師的“兩個薈聚”一系列分析讓我們這個團隊甚為震撼,這種從小切口出發、撕開大課題的模式十分新穎,讓我們看到了獨特的產品視角和原創的產品設計思路,這種接地氣的內容和盧老師接地氣的交流方式值得學習,期待后續有更多深入交流。
-----武漢宜家薈聚集團 市場部總監 Amanda Xiao
感謝海波老師超價值的分享!豐富的實戰經驗,精煉的方法論體系,打開另一個寬廣的學習世界!專業性提升、真實需求把握,策略、客戶、團隊、工具等維度分析,以及對客戶類型及對應策略,都可以指導實戰。自己可以在此基礎上提煉適合自己的to G 方法論,幫助拓展市場,同時保持總結、思考,尋求志同道合者的交流。總之,獲益匪淺!再次感謝!
-----騰訊公司 CSIG 海外拓展組組長 宮玉斐
我要預訂
咨詢電話:027-5111 9925 , 027-5111 9926手機:18971071887郵箱:Service@mingketang.com
企業管理培訓分類導航
企業培訓公開課日歷
2025年
2024年